中核集团“120万份简历”事件引爆热搜,1300万骑手傻眼了:拼了命赚钱,也保不住“鸡娃”最后一块遮羞布

mayi

中核集团“120万份简历”事件引爆热搜1300万骑手傻眼了:拼了命赚钱也保不住“鸡娃”最后一块遮羞布

中核集团“120万份简历”事件引爆热搜,1300万骑手傻眼了:拼了命赚钱,也保不住“鸡娃”最后一块遮羞布 第1张
微信号:dp0252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近期,中核集团的一条招聘公告,炸出了热搜。

中核集团“120万份简历”事件引爆热搜,1300万骑手傻眼了:拼了命赚钱,也保不住“鸡娃”最后一块遮羞布 第2张

1730个岗位,收到120万份简历。这是什么概念?

如果把每份简历都换成A4纸叠起来,那能堆出一座“半埃菲尔铁塔”那么高。

但比这更扎心的,是评论区一条被顶上热门的留言:

“爸妈送外卖攒钱供我读硕士,结果我的简历连电脑都筛不过去。”

中核集团官方一句“感谢关注”,背后是成千上万家庭的崩溃。

中核集团“120万份简历”事件引爆热搜,1300万骑手傻眼了:拼了命赚钱,也保不住“鸡娃”最后一块遮羞布 第3张

那些拼了命鸡娃的家长突然发现,孩子连找工作的“陪跑资格”都拿不到。

这场砸钱砸时间的教育赌局,终于露出了最残酷的真相。

01

“天之骄子”到“求职乞丐”

凌晨一点,某985高校的硕士生李薇(化名)点下第218次“投递”按钮。

她的简历上写满国奖、论文和实习经历,然而在中核集团的这场春招中,她的简历只是将近120万份中的一张废纸。

据媒体报道,今年中核集团约有1730个岗位缺人,预计录用人数约8000人。

他们在全国10座城市、14所顶尖高校招聘,可谁能想到,竟然收到了1196273份简历!

算下来,每148人抢1个岗位,成功率不足0.7%。

而比这更扎心的,是《中国青年报》报道:

北京某211高校金融系,全班30人仅6人找到对口工作,万万没想到,其余学生要么转行卖保险,要么在便利店打工。

中核集团“120万份简历”事件引爆热搜,1300万骑手傻眼了:拼了命赚钱,也保不住“鸡娃”最后一块遮羞布 第4张

还有一位妈妈在微博哭惨:“留学砸了200万,孩子回国月薪5500,利息都还不起。”

谁也没想到,这场厮杀从高考就开始了。

家长以为高考是决战,可谁知,那只是预选赛。

今年1179万大学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但企业校招岗直接砍掉15%。

翻译成人话很简单:孩子们高考挤破头冲进名校,毕业时连打工都要摇号。

从前读书改命,如今送外卖续命。

深圳富士康流水线上,23岁的王磊(化名)给iPhone拧螺丝。

二本机械专业毕业的他,投了300份简历没人要,最后只能选时薪21元的活儿。

更荒诞的是,他班里一半人送外卖,剩下的在考社工证。

他手里拧螺丝,说:“我们不怕吃苦,怕的是苦吃完了,人生还卡在死胡同。”

从前‘读书改命’是真理,如今‘送外卖续命’是现实。

文凭换不来饭碗,健康才能保命。

中核集团“120万份简历”事件引爆热搜,1300万骑手傻眼了:拼了命赚钱,也保不住“鸡娃”最后一块遮羞布 第5张

 

02

拼命跑单,为何孩子还在失业?

鲁迅曾说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可谁能料到,计到最后只剩一张病危通知书。”

深夜十一点,河南骑手老王蹲在路边啃冷馒头。

手机“叮”了一声,原来是他女儿发来消息:“爸,面试又黄了,他们只要985的。”

老王不懂啥是985,但他知道:女儿是村里第一个考上二本的大学生。

前半生种地,后半生跑单,两辈子血汗供出一张文凭,结果还不如外卖箱值钱。

老王跑外卖5年,闯过41次红灯,最拼的一个月赚了5000元。

可女儿二本毕业后半年,唯一拿到的offer是教培销售,月薪4000元。

更扎心的是数据:

上海零工市场里,35%中年人孩子正在考研三战、考公五战。美团624万骑手里,三成是35岁以上的父母,他们月均赚5000元。可他们的孩子本科毕业,起薪也就5800元。

爹妈用命换钱,孩子用学历换底薪,两代人一起给时代打工。

广州一对父母卖房供孩子留学,结果儿子回国待业两年,最后拿7000元月薪的office。

他们彻底认命了:“不鸡娃了,攒钱给孩子凑首付,至少房子不缩水。”

从前拼教育改命,现在拼教育续命。

老王的同行刘欣(化名),211毕业的他转行直播带货,直播间长期不到10人看。“读书时从没想过,既然观众没有同学多。”

更荒诞的是,她的队长是95后大专生,靠抢单月入过万。

孩子卷学历卷不过学霸,父母卷体力卷不过小年轻,全家卡在中间层动弹不得。

全国近200万中年骑手,凌晨穿梭在大街小巷。

可他们身后,是无数个“小镇做题家”孩子,在北上广出租屋里海投简历。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骑手头上就是一座山。可谁也没想到,山的那头,还是山。

03

“985光环”抵不过一碗外卖

凌晨五点,博士谭超在快递站分拣包裹。

他是延边大学高材生,可谁能想到,成了全国最出名的“快递小哥”。

央视新闻曾报道过他:白天送快递,晚上写论文,现在带着20个大学生创业。

学霸用脑子卷,学渣用体力熬,普通人卡在中间当“高学历穷人”。

根据美团《2023骑手就业报告》显示,平台拥有硕士学历的骑手超3万人,7%的骑手有本科以上学历。

更扎心的是,北京家长圈正掀起“体育鸡娃”狂潮。

2023年北京中考新政:取消化学、生物等“小四门”,体育与健康分值提至70分。

一位海淀妈妈苦笑说:“现在不练体能,将来送外卖都抢不到单。”

读书读成高学历,赚钱赚不过外卖员。

广州家长陈芳(化名)花80万给孩子补课,儿子考上211后,却抑郁了。治疗两年才重返校园。

她叹了一口气,说:“名校offer算个屁,孩子活着才是福。”

鸡娃二十年,病历攒一沓。这是最狠的笑话。

政策制定者早已看透一切。

在深圳中学的应聘名单中,76%的新聘教师来自清华、北大等顶尖名校。

上海某小学家长群疯传的“跳绳打卡表”更荒诞:学生每天跳2000个,家长视频打卡到凌晨。

学霸在考场刷题,学渣在工地搬砖,普通人在直播间喊“家人们”。这就是新时代的三六九等。

谭超如今经营8家快递驿站,他在采访中说:

“送快递治好了我的学历羞耻症。读书是让你能选活法,不是只能活成简历。”

写到最后:

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写过: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痛苦中,在重重矛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真正的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成简历上的一个数字,而是让他们在任何一个时代,都能靠双手挣到饭吃、靠双脚站稳地面;

不是把孩子雕琢成橱窗里的奢侈品,而是让他们成为人间烟火里,活得扎实的普通人。

放下“人上人”的妄念,才能看见“人中人”的出路。

毕竟,平凡的孩子也能照亮人间——用他独有的那束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蚂蚁变现:房县羊小咩享花卡通讯经营部(个体工商户)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