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京东金融是京东集团旗下的两大子集团公司之一,其定位于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选择以数据科技为核心竞争力,通过自身积累和对外广泛的战略部署,建立获取各种不同维度数据源的能力,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应用的能力,形成大数据来源优势,因此消费金融在京东金融的业务版图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此处的京东金融并不属于传统消费金融主体(商业银行和持牌类消费金融机构),其本身是电商系互联网金融主体参与消费金融的产物。
一、京东白条的发展概述
早期京东商城通过对接信用卡为用户提供消费分期功能,但信用卡与消费之间存在许多脱节情况,例如有些用户的信用卡额度不足;有些用户没有指定银行的信用卡;某些缺乏信用记录的用户无法获得信用卡等。针对用户的这些痛点,2014年2月京东金融旗下的产品“京东-白条”正式上线,为用户提供“先消费、后付款、实时审批、随心分期”等业务,成为国内首款“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由于京东金融具有电商系互联网金融主体的属性,因此该“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也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消费金融产品。
二、京东白条的业务逻辑
“白条”作为京东金融最早推出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主要依托于京东电商生态给消费者提供分期服务,本质上是一种赊购服务。在初期白条的基础上,京东金融又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群体以及乡村推广员两类细分用户群的垂直白条产品。这些白条产品的共同特点都是消费场景依托于京东电商平台。在此基础上,京东金融走出京东电商体系,向外部生态体系拓展,针对不同消费场景,形成了不同的白条+产品,也就是后来的“白条+”
对于京东来说,金融业务是依托于零售业务来存在的,而金融业务意味着一定要有账户的概念——其背后是在撬动京东的账户体系。在账户体系中,可以通过金融业务为杠杆,增加用户的黏度、客户单价、购买频次,将用户更好地“捆绑”在账户中。通过先消费,后付款,让信用产生价值、线上线下覆盖电商、众筹、海淘、旅游、安居、教育、O2O等众多场景,拉动消费上涨。另外,通过生态体系内的风控机制,让放款更加有效可控,对于京东的整体战略和毛利率的促进同样不容忽视。据统计,使用京东白条的用户,消费提升了42%。
三、京东白条的发展路径
1、发展模式
京东白条是从产品到风控的开发模式,通过不断提高产品体验,迅速打响品牌,占领市场,然后通过快速迭代的方式迅速提高风控水平,其效率和灵活性远远高于传统消费金融的模式。许多传统消费金融服务都是以产品和机构为中心,用户在产生需求后需要经过复杂的流程才能找到所需的金融服务,京东白条的消费金融模式通过场景融合,直接将消费金融服务嵌入到用户的消费场景中,以用户为中心,提高了用户体验。
2、拓展以数据、技术和效率为核心的多维服务
京东白条的建立是基于京东金融得天独厚的数据来源优势,通过对金融科技的运用,京东白条的技术落地也主要围绕新风控技术下的信贷类型展开。通过有效利用电商数据、物流数据、仓储数据以及新型大数据风控、流程优化等将传统银行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服务的业务,转变为无需人工审核的线上自动化放贷。实现白条在京东商城、旅游、租房、教育、装修等多种行业中的应用,并将这种科技能力对外输出。
3、开放战略
依托于电商生态和技术能力,京东白条可以获得对用户和场景的深刻理解,更好地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展开金融服务,在此过程中搭建了一整套风控和信用评估系统,形成高效率的金融平台。将产品、大数据风控、用户运营和场景能力输出,让产品与传统金融做链接,是传统金融机构的“装备”升级,带动整个金融行业创新的愿景。
4、行业连接
京东白条以分期支付,以满足年轻用户网购、旅游、教育等消费信贷。与此同时京东白条围绕消费场景进行产品外延,不断完善消费金融生态圈,提高用户黏性,连接各方参与者。并且依托京东金融整体战略,将消费金融进一步外延至消费者金融,构建满足用户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社会阶层用户的金融服务。
京东金融在“技术”、“资产”、“生态”三维支撑和宏观布局下,针对不同人群和场景进行综合的、数据化管理,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构建自身核心能力,形成品牌影响力,依托这些能力和影响力,推动更多用户以及合作方形成生态体系,最终改进消费金融行业基础设施。